国内卷,出口还在增长,国产摩托车到底卖到哪些国家了?
近日摩托车行业进出口的部分海关数据,数据显示,25年1-7月这段时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 1044.17 万辆,出口额 65.32 亿美元,相比去年均大幅增长。
和前两年相比,出口增长趋势愈发明显。2023 年和 2024 年,虽然出口量也在增长,但增速远不及 2025 年。比如 2023 年 1 - 7 月出口量增速可能只有 10% 左右,到 2024 年提升至 15% 左右,而 2025 年一下子跃升到 31.29%,这说明中国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持续变强(依旧以低端刚需车型为主)。
从出口品牌来看,1 - 7 月,摩托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为:大长江、隆鑫、广东大冶、宗申、重庆银翔、广州豪进、江门珠峰、新大洲本田、重庆千里科技、航天巴山,这十家企业共出口 467.26 万辆,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 61.36%。其中大长江出口量超 90 万辆,表现十分突出。
再看看出口单价,2025 年出口均价为 625 美元 / 辆(65.32 亿美元 ÷1044.17 万辆),2024 年同期出口均价为 570 美元 / 辆,2023 年同期出口均价为 530 美元 / 辆。这表明中国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不再只是低价竞争,在中高端玩乐属性车型上也逐渐展现出竞争力。
进口方面则显示出,量增额降。2025 年 1 - 7 月,我国摩托车整车进口量为 3.55 万辆,较去年同期增长 29.86%,进口额为 1.94 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 0.32%。进口量增长,进口额却下降,这说明进口摩托车的单价有所下滑(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品牌很多转向东南亚生产,制造成本较低,还有关税优势,产品也更贴合中国消费者的实用需求)。
过去进口摩托车主要来自欧美高端品牌,如杜卡迪,宝马,哈雷等,在这些大牌陆续泰产之后,泰国成为中国进口摩托车的主要来源地。以 2023 年 1 - 7 月为例,从欧美进口的摩托车占进口总量的 60% 左右,到 2025 年 1 - 7 月,这一比例下降至 30% 左右,而从东南亚进口的摩托车占比从 20% 左右上升至 50% 左右 。
都谁从我国进口了摩托车?主力是:南美/东南亚/印度/非洲市场。
东南亚地区:2025 年 1 - 7 月,印度从中国进口摩托车数量达到 150 万辆左右,相比 2024 年同期增长了 25%。越南从中国进口摩托车数量约为 120 万辆,同比增长 20%。
非洲市场:2025 年 1 - 7 月,尼日利亚从中国进口摩托车 80 万辆左右,较去年同期增长 30%;埃塞俄比亚进口量约为 60 万辆,同比增长 35%。
南美洲地区:2025 年 1 - 7 月,巴西从中国进口摩托车 50 万辆左右,同比增长 22%。巴西的摩托车市场规模较大,且对中低端摩托车需求稳定,中国摩托车正好满足了这部分市场需求。
总的来说,我们国家的进口摩托单价降低,出口单价提高。体现出中国摩托车行业技术水平在持续靠近国际品牌,且相较欧美和日系品牌在制造成本上仍然具有很大优势,国产摩托车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正在提高。国际品牌在当今的行业形势下,陆续将产地移至东南亚地区降低成本,且越发重视低价位产品市场。